少女之愛:台灣動漫畫領域中的百合文化 by 楊若暉 讀後感
喵~~~圖書館居然有這本書,貓就借來看了!在這個智育至上的社會中,漫畫向來被視為不登大雅之堂的粗俗讀物,這本以研究百合文化為重的論文居然能被列為公立圖書館的藏書,這可真是個奇蹟呀! 這篇名義上雖為「讀後感」,但它在本質上更偏向「讀書筆記」,我會摘錄一些自己有興趣的部分,數據方面的分析、華人圈百合控的動向、百合定義的演變一律跳過。 對百合有點基本認識的讀者,可以先跳過第一章 導論,否則會覺得本書很無聊。建議從第二章開始讀,最後再跳回來讀第一章。 第二章 百合文化的定義與系譜提到,早在百合ACG 流行之前,日本的「百合」一詞是用以指涉「女同性戀」的隱語,難怪總有些中文網友極端堅持一定要描寫女性間戀愛的作品,才可稱之為百合,另有一派讀者認定「純精神交流」的心靈羈絆才是百合,有肉慾成分的不夠純潔 ,不能稱之為「百合」,他們認為百合就該是「友情以上,戀人未滿」。 友情取向的百合ACG雛型源自大正昭和描寫SISTER關係的少女小說,例如吉屋信子的「花物語」、「閣樓的兩個女孩」;川端康成的「少女的港灣」,從「瑪莉亞的凝望」中可窺見傳承戰前少女小說的痕跡。 作者還提到了一些具有百合成分的老派漫畫,例如:青蘭圓舞曲、孔雀的微笑、巴洛士之劍、玻璃的假面以及非常有名的凡爾賽玫瑰。 英文人通常把描寫戀愛關係的ACG稱為Yuri,非愛情關係的作品稱為shoujuai,而廣義的yuri則包含兩者,網路上鮮少見到他們爭論yuri的定義,但百合的範圍與定義在中文界一直處於爭論不休的狀態,作者在第二章第四節中提出了象限式的百合定義,將友情、gl、女同性戀皆網羅其中,真是個相當明智的劃分方式。 該分類方式可去作者兩姊妹的部落格觀看: http://maopintwins.blog132.fc2.com/blog-entry-75.html http://maopintwins.blog132.fc2.com/blog-entry-74.html 作者在第三章第一節中簡介了幾部對華文百合文化帶來深遠影響的作品「瑪麗亞的凝望」、「舞 HIME」、「魔法少女奈葉」、「神無月的巫女」,說明了這些作品為何被視為百合的原因。 「舞 HIME」 以「安珍與清姬」的故事作為靜留與夏樹關係的隱喻,這可真是有趣,...